走進相機店很不爭氣的把它給帶回家了...
X10的保護鏡哪買?
Fujifilm X10目前能夠使用的保護鏡為 Nisi 40mm UV.
一般UV鏡為39mm(Leica鏡頭多半是這個尺吋)及40.5mm(4/3系統).
40mm這個規格沒人做.為甚麼Nisi會做40mm UV呢?
個人看法Nisi應該是對岸的牌子.
阿六仔除了山寨之外,最擅常的就是特殊規格,快速反應市場.
坦白說40mm UV便是 just for Fujifilm X10.
其它大廠幹不幹這種事? (ex: HOYA, B+W, Marumi, Kenko)
當然不幹.因為成本效益太低.
許多影友都有保護鏡迷思,非B+W不用.
到底低價濾鏡跟一片動軋千元的B+W濾鏡差多少?
本人的經驗是;只要不對著光源硬幹,畫質上的差異是微乎其微.
另外,保護鏡就是保護鏡頭用的.不用太惜命命.
髒了吹球吹一吹就行了.許多職業攝影師甚至不蓋鏡頭蓋.
該不該買原廠遮光罩?
使用原廠遮光罩最大的問題;就是遮光罩會擋住觀景窗1/5的視野.
假如你跟偶一樣,喜歡貼著觀景窗取景,不建議購入遮光罩.
另外,裝上遮光罩之後,鏡頭蓋是蓋不上的,很保護相機的人要考慮到這點.
不然你就得拆拆裝裝.不用遮光罩時得拆下它,才能蓋上鏡頭蓋.
個人認為,不裝遮光罩的X10,整體感比較好.
畫質如何?
X10使用Fujinon 28mm-112mm/F2.0-2.8鏡頭.
人像膚色的演譯相當出色.鏡頭銳利度還不錯.
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,跟單眼或類單眼相機較量是沒問題的.
但仔細比較細節,還是單眼比較好.
觀景窗與鏡頭的視差多大?
假如你設定的影像比例為3:2 (近似底片的比例).視差範圍會比原廠設定的4:3小.
另外,與被攝物的距離也會影響視差.越近視差越大.越遠反之.
軟片模擬的選擇
X10內建三種彩色軟片模擬,個人看法如下;
PROVIA/標准 : 這個模式整體會有些過曝,比較淡雅
Velvia/高飽和度 : 適合風景,街拍
ASTIA/柔和 : 適合人像
PROVIA
Velvia
ASTIA
該配哪支外閃好?
Fujifilm原廠的EF20閃燈不錯用,可以打跳燈.
快門墊高鈕
X10的快門很有趣,上面有個小孔.
早期的相機快門都有這樣的小孔.讓你裝上快門線進行長曝.
或是安裝快門墊高鈕讓擊發快門的動作更快更輕盈.
自購的快門墊高鈕
皮套
台灣代理商贈送的皮套密合度不佳,這點已獲得證實(今年01/16已經拿到).
推薦各位韓國品牌Gariz做的X10皮套,質感非凡.
Sample photo
測試照可以看出ISO400以下的表現都不錯(與單眼比較的話).
ISO100~250: Excellent
ISO400: Good
ISO800: It's OK
ISO 1600及以上: 不建議使用
寬容度測試 @日本新宿
高雄 三鳳中街
ISO 800 test 漢來港式火鍋餐廳
ISO200 test @高捷美麗島站
ISO200 @鹿港龍山寺
ISO200 test @高捷美麗島站
ISO100 test @關仔嶺
測光
X10的測光傾向有點奇怪;
在光線充足的情況之下,測光系統偏向把景拍的更明亮些,對我來說是有些過曝的傾向.
這樣的傾向拍人像是還好.但拍風景就犧牲了許多暗部的細節.
建議各位要拍風景時,可以預先降0.3~1EV.整體色彩會飽合一些.
低光源的情況下,測光系統反而是正常的.這點非常的詭異.
20120120 update:
過曝傾向的問題,可能來自於D-range功能.
X10的D-ranga功能主要是讓照片看起來能夠均勻的受光,使得整體色彩更飽合.讓照片沒有死黑死白的地方.
會不會因此影響測光或曝光,或是拍攝後相機軔體對檔案做編修?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點.
等我來實驗看看~
20120124 update:
實驗的結果請見: 解決Fujifilm X10的過曝傾向
20110125 update:
在日本幫X10買了一個真皮皮套,製造商為 the Foto .
不可否認的,比台灣代理商送的皮套好太多.
20120129 update:
經過日本行的實戰經驗,以下是我旅行拍攝的最佳設定:
D-range: 100%
EV: -1/3
底片模擬: ASTIA
WB: AUTO
20120210 update:
X10 Firmware更新至 1.03版.快來更新吧!
the Foto 韓製皮套